2004年,魯迅先生保存的3g普洱茶膏拍賣轟動一時,最終以12000元成交。 2007年,一塊82g清宮普洱茶膏被人以85萬的高價收購。 2010年,一盒清宮普洱茶膏在拍賣現場以100.8萬的天價成交。 那麼,茶膏究竟是什麼來頭,為什麼一塊小小的茶膏竟能拍出如此天價? 據說是普洱茶中的“勞斯萊斯”!
什麼是茶膏
茶膏是普洱茶五種形態“磚、餅、團、沱、膏”之一,也是世界上第一款“即溶茶”。
▲陳年茶膏的表面已經風化
普洱茶膏是將茶葉經過加工與發酵後,採用特殊方式將喬木大葉種茶葉纖維物質與茶汁分離,再將獲得的茶汁進行再加工而成。
茶膏——可以喝的古董 茶膏是祖輩傳下來的寶貝,是“可以喝的古董”。 普洱茶膏為中國獨有,其始于南唐、成于宋、興于清、盛於當代。
▲宋 劉松年 《攆茶圖》(局部)
陸羽是茶膏的第一個發現者,在他的專著《茶經》中有這樣的記載:“出膏者光,含膏者皺”、“油膏其面”。陸羽在《茶經》中多次提到“膏”字。
清代時,雲南土司在借鑒唐宋製作餅茶工藝的基礎上,創出大鍋熬茶、制膏的方式,將“蒸”升級為“煮”。大鍋熬膏屬於普洱茶膏發展的第一階段,只能定性為土制(土方法),它與後來皇宮“禦制”的茶膏有很大差別。
▲茶膏製作流程
清代乾隆年間,由於大鍋熬制的茶膏難以出“精品”,於是改為皇宮內的禦茶房“禦制”。由於借鑒了宋代“小榨去水”,大榨出膏”的手法,其製作工藝已類似於我們現在通常採用的低溫提取、低溫乾燥。這樣做出來的茶膏,才會呈現出盡善盡美的品質。
茶膏——皇家貢品
據吳任臣《十國春秋》記載,早在南唐閩康宗通文二年(西元937年),就有貢品茶膏進獻。
雍正年間,茶膏成為皇帝欽點的貢品,也因此成為皇權的象徵。
▲這就是傳說中的清代茶膏
據史料記載: 清雍正七年(1729年),雲貴總督鄂爾泰奏請實行改土歸流政策,在思茅設總茶店,以集中普洱地區的茶葉貿易。 同年八月初六日,雲南巡撫沈廷正向朝廷進貢茶葉,其中包括大普茶二箱、中普茶二箱、小普茶二箱、普洱茶二箱、芽茶二箱、茶膏二箱、雨前普茶二匣。 這裡的“普茶”,就是“普洱茶”的舊稱。這一條檔案,被看做是普洱茶進貢的開端。
▲清代的茶膏曾經拍出1克1萬元的天價
在這其中,就明確記載著“茶膏二箱”。獨立于茶葉之外,成了一個單獨的貢茶類別。 自此之後,普洱茶膏就一直是清宮貢茶之一。
茶膏——治療疾病的靈丹妙藥
清代的普洱茶膏,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? 答:靈丹妙藥。 現存於故宮博物院的普洱茶膏包裝上這樣寫道: 肚脹受寒時,用姜湯與茶膏同煮飲,使身體出汗即愈,當口破舌喉受熱疼痛時,用五分茶膏噙口過夜,即愈。當受暑,擦破皮膚出血時,將茶膏研面敷患處,即愈。 這一段文字的表述,與清代趙學敏《本草綱目拾遺》卷六《木部》“普洱茶”條目中的記載大致相同。 據此我們可以推測,普洱茶膏在清代宮廷中是“能治百病”的神藥。 不僅能治肚脹受寒這類內科病,就是口舌生瘡也不要緊,含著普洱茶膏睡覺,第二天也能痊癒。 既能內服,也可外用,的確是妙不可言。
▼一塊小小的茶膏會讓你大開眼界
▼在滾燙的清水中,茶膏慢慢融化
▼不斷溶解的茶膏像有生命的水母一樣伸縮、律動
▼沖泡好的茶膏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圖案,仿佛神秘的宇宙流
從近年拍賣的價格以及媒體的關注度來看,人們對於普洱茶膏的熱情不斷增加,每一次拍賣都能成為關注的熱點。
茶膏,不愧為普洱中的勞斯萊斯!
文章出處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f8MvHxQv1O5X65kObC_BF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