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然藥物是人類長期以來用於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,應用歷史悠久,至今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仍把天然藥物作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。普洱茶膏就屬於具備天然藥物特性的一種飲品。具有千年的飲用歷史。
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,唐代是我國茶業和茶葉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代,史稱「茶興於唐」。這期間,茶膏也做為貢品悄然出現,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貢方式出現。茶膏具備一種顯赫的身份,是其它貢茶所不能比擬的。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尊貴,使它在貢茶中處於上品,被納入史書的記載之中。
到了清代,伴隨著雲南普洱茶的繁榮,茶膏的製作再次悄然出現。它最初是由雲南土司採取大鍋熬制方法,初創另一種制膏工藝。這種方法是借鑒唐宋製作餅茶工藝,將「蒸」改成「煮」。這種用大鍋熬膏的方法很快通過茶馬古道傳遞到西藏,並迅速被西藏上層人物所接受。
大鍋熬制茶膏確實存在諸多問題:一是茶葉在反覆高溫的熬制中,其諸多的生物酶消失,使茶膏後續的轉化缺乏「動能」,只能向霉變轉化。不可能長期存放;二是茶葉在高溫的狀態下,大量營養物質會隨水蒸氣一併揮發。必然造成產品的某種缺失。